幕后到台前,农药增效科技助剂闪亮登场
在农业有害生物多发、重发、频发的严峻形势下,在稳产增产前提下,促进化学肥料高效利用、传统化学防治向现代绿色防控的转变,减少生产中化学农药的投入使用,实现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民节本增效是当下行业急需解决的课题。如何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1月5日,2021中国农药增效科技大会上与会专家指明:在农药增效科技中助剂的使用是重要技术手段。未来中国将成为农用助剂市场增速最快的地区,农用助剂,将成为中国市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特肥领域最重要的增效、减量推手!高效、环保、节本、增效,农用助剂正在由幕后走向前台!
中国化工报社社长助理、《农资导报》常务副总编辑蒋善军在致辞中表示,在农药增效科技中,助剂的使用是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农用助剂已被誉为农药产品不可或缺的“幕后英雄”。随着农药化肥减施增效、农业绿色发展等国家战略的稳步推进,以及种植模式改变带来的施药技术、施药装备、施药方式的变革,这些都为农用助剂尤其是农用喷雾助剂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条件。
中国化工报社社长助理、《农资导报》常务副总编辑蒋善军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杜凤沛在报告中指出,化学农药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工具。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药生产国和出口国,每年出口原药145万吨左右,制剂近100万吨,加工成制剂出口的仅占15%,需要提高制剂产品竞争力,但是中国农药制剂研发理念相对落后、农药剂量传递和制剂研发科学支撑不足,制剂研发缺乏理论指导,活性成分、助剂协同增效机制不清,助剂使用缺乏科学指导,盲目性大。
值得关注的绿色高效农药制剂,其研发的核心是对助剂体系进行筛选和优化,研究表明,农药助剂体系是提高剂量传递效率和药效的决定性因素。
杜凤沛认为,基于多学科交叉的高效剂量传递技术和快速配方优化技术,可加快绿色生态高效制剂和助剂的研发。未来,高效对靶、高效使用的绿色制剂和助剂也将成为农药研发的重点方向。
农药助剂研发的发展应针对场景导向、功能化、精准化、绿色化;重点关注基于场景导向的农药绿色功能助剂单体的分子设计与合成;基于场景导向的农药绿色复配功能助剂的研发;绿色功能助剂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关键评价技术体系研发与应用;高效绿色配方和喷雾功能助剂的应用理论及技术体系研究;“助剂分子结构-药液性质-田间药效”关系的建立 。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杜凤沛
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顾中言在报告中指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追求农药的增效作用, 主要体现在研制有增效作用的农药混配制剂。现在很多的混配制剂也主要体现对单一有害生物的增效作用,对单一有害生物增效的农药在多种有害生物的总体防治中并不能有效的体现其价值。农作物有多种病虫需要防治,需要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害。研究发现,农药二元混用只有在2种农药各自只对1种防治对象有效,对另1种防治对象无效,并且两种农药混用后对两种防治对象的互作效应均为相加作用。才适合按标签用量叠加“桶混”,在其他情况下均不适合,所以混用一定要科学合理。
此外,通过使用包括农药增效混剂在内的多种手段均可提高农药使用效率,达到农药“增效减量”的目的。将农药制成可控释放微胶囊剂,可减少环境造成的农药分解和流失。一方面可以增加持效期,减少使用次数和总用量,实现提前施药控制多种害虫的目的;另一方面可实现农药释放特性与有害生物防控剂量需求的协同性。
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顾中言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黄啟良对农药桶混助剂及应用做了详细讲解。据黄啟良介绍,桶混助剂是在农药制剂使用过程中,为了提高农药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等性能,与农药制剂配伍使用的助剂。农药桶混助剂应用方面一是改善农药对水分散药液的稳定;二是保障农药的分散型貌及分散度;三是提高药液对靶标作物叶面的润湿性能;四是提高药液对靶标作物叶面的润湿性能;五是抑制雾滴的蒸发与飘移;六是抑制雾滴的弹跳与聚并流失。他认为,桶混助剂是一个组分,需要与喷施过程关键因素有效协同。此外,桶混助剂也是一个调控手段,需要基于客观规律认知不断实践。
西班牙艾普(中国)市场总监汪亮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科研院所的助力,同样也离不开业内标杆企业的推动。西班牙艾普作为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农化企业,不断提升自身优势,其未来发展已不可小觑。据西班牙艾普(中国)市场总监汪亮介绍,目前国内肥料利用率低,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平均利用率为35%左右,而增效助剂却能够科学有效地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为此,西班牙艾普(中国)通过潜心研发,推出了一些列精准营养产品来满足不同需求的种植者。其中值得一提的有,自带导航的生物刺激素森℃®、海藻硅森硅®、海藻钙森钙®、叶面肥森叶/花等,在田间表现都很优异。